今年78歲具有韓國和中國雙重國籍的金阿姨,從韓國來到鐵嶺的女兒家小住,不料突發急性心梗。接診后心內科醫生克服了老人年齡大,語言不通等層層障礙,為其在閉塞的冠狀動脈內成功植入支架,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瀕臨壞死的心肌。術后老人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各項體征正常。這是我院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以來收治的年齡最大的一位心肌梗死患者。
3月12日晚上7時,導管室護士長突然接到心內科李海斌主任打來的電話:“馬上來院準備手術,是一位韓國患者,急性下壁心梗!”同時接到通知的還有醫生楊彩霞、李雅麗,導管室的技師與護士。10分鐘后搶救組7名成員全部到位,所有準備工作就緒。19點20分,老人被醫護人員推進手術間。
這是一個異常艱巨的任務。老人78 歲高齡,身體耐受力差,屬于高危病人,手術風險極大。考慮靜脈溶栓容易引發老人腦出血,且忌用于75歲以上的患者;而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成熟,高齡不再成為急診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禁區。要挽救老人的生命,介入治療是其最佳的選擇。由于老人基本不會漢語,醫護人員面臨著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所有醫患之間的對話都要由老人的孫女翻譯一遍。此時,大家才得知老人在韓國因冠心病接受過介入治療,曾在右冠狀動脈植入支架一枚。
手術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股動脈、股靜脈穿刺成功,插入兩個鞘管,造影管通過動脈鞘管順利進入冠脈口。冠脈造影下,見患者左冠狀動脈存在動脈硬化,但血流通暢;而右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支架遠端已完全閉塞,與術前診斷完全吻合。情況十分危險,李海斌主任在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下,準確將指引導管送達右冠狀動脈口內。然而,就在指引導絲通過閉塞處走向遠端的一剎那,情況發生了變化:病人突然出現了再灌注心律失常,心率一下子從80多次降到了30多次,有創血壓僅為85/50mmHg,手術進入了最緊張關鍵的時刻。由于術前對此情況作了充分的準備,護士早已將藥品備好等候在輸液管旁,醫生緊急將臨時起搏電極通過靜脈鞘管送到指定位置進行臨時起搏。隨著球囊通過導絲在閉塞處加壓,血流直達遠端,瞬間,冠脈已再通,老人心率恢復到了60次/分!
由于一系列的心電、血壓變化,病人出現了劇烈嘔吐,護士立即將病人頭偏向一側,并及時清理了嘔吐物。雖然無法對患者進行語言安慰,但護士依然一邊撫摸她的額頭,一邊輕聲和她說著話。大家用眼神和雙手給老人力量,鼓勵她和醫護人員一起堅持下去。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走,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一枚新支架被順利植入閉塞的部位,與原支架相連,經過高壓球囊擴張,兩支架貼合更緊密,再次造影,圖像非常完美(見附圖)。
“病人呼吸、血壓、心率平穩,恢復正常”,“停用臨時起搏”,“抬高的ST段也基本回到等電位線”,一聲聲好消息傳送著,病人血管恢復通暢,老人化險為夷。迄今為止,這是導管室開診以來成功搶救的第48位心肌梗死病人,也是首位高齡心梗患者,首位外籍患者,目前病人已痊愈出院。
沉重的鉛衣汗濕衣衫,疲憊的天使們臉上卻掛著微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詮釋著生命的意義,盡管有時不被理解,但崎嶇的道路,我們也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導管室 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