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學是一門獨立且與其它學科關系密切的新興學科,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現代含義的風濕病早已不是癥狀學的概念了。風濕病是風濕性疾病的簡稱,泛指影響骨、關節、肌肉、及其周圍軟組織,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經等一大組疾病。其發病原因可以是感染性的(如萊姆病、淋球菌關節炎等)、免疫性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代謝性的(如痛風、假性痛風等)、退行性的(如骨關節炎等)、遺傳性的(如粘多糖病、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等)等等。
由于風濕性疾病很多都是慢性、反復發作、甚至致殘的疾病,所以國外在描述風濕性疾病時稱之為“五D”:即死亡(death)、殘疾(disability)、痛苦(discomfort)、經濟損失(dollarcost)、藥物中毒(drugtoxicity),其危害可想而知。現就風濕病患者相關的問題做以介紹和分析。
美國風濕學會(ARA)1993年將風濕性疾病分類為: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血管炎、干燥綜合征等。
2、與脊柱相關的關節炎:如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
3、退行性關節病:也叫骨關節炎,包括原發、繼發等。
4、感染所致風濕性綜合征:細菌、病毒等均可致關節炎。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性或內分泌疾病:如痛風、甲旁亢等。
6、腫瘤所致風濕性綜合征:如骨肉瘤、骨髓瘤等。
7、神經血管疾病所致風濕性綜合征;如擠壓綜合征、雷諾現象等。
8、骨及軟骨疾病:如骨軟化、致密性骨炎。
9、關節外疾病:如肌腱炎、附著點炎。
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 :如復發性風濕病、藥物相關性風濕綜合征。
風濕病與自身免疫病的關系
多數風濕病在累積關節的同時,還侵犯皮膚、肌肉、關節、內臟并伴有自身免疫異常,所以現在所說的風濕病也叫風濕免疫病。
風濕病患者需要做的檢查
常規篩查:包括血、尿常規、血沉、風濕系列、免疫球蛋白、補體、肝、腎功能等。
特異抗體測定:包括抗核抗體、雙鏈DNA、Sm抗體、抗磷脂抗體、ANCA、CCP抗體等幾十種。
同時,需配合超聲、CT、MRI等檢查。
風濕病早期臨床癥狀
不明原因的發熱、關節腫痛、脫發、皮疹、光過敏、雷諾現象、皮下結節、眼干、口干、肌痛、肌無力、黏膜潰瘍、漿膜炎、貧血、出血、血栓、習慣性流產、神經系統癥狀、腎功、心功衰竭等,應及時就診并到專科醫院診治。
風濕病能否治愈
這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現在我們不但采用傳統的治療,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芬必得、雙氯芬酸等;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藥,如柳氮磺吡啶、青霉胺、抗瘧藥等;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糖皮質激素類。同時,越來越多新的治療手段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給風濕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些方法包括:(1)環氧化酶-2抑制劑 是新型的抗炎止痛藥,可減少胃腸反應和腎損害,現已上市的有羅非昔步(萬絡)和塞來昔布(西樂葆)。(2)新型免疫抑制劑 : 如來氟米特(愛若華)、酶酚酸脂(驍悉)等,這些藥物在治療效果及降低不良反應方面各有優勢。(3)生物治療: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類克、益賽普),現已廣泛用于治療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且取得滿意療效。(4)基因治療是近年研究的熱點。(5)免疫凈化:可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6)骨髓移植是正在嘗試的治療手段。
有了以上這些療效肯定的治療手段,風濕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癥,大部分患者都是可以長期生存并保證生活質量的。
血液風濕免疫病房王敬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