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有一種“橋”,叫生命之“橋”,雖細如發絲,卻托起生命的希望;有一種人,雖不是工程師,卻比工程師更膽大心細,絕境中搭建生命之橋,讓瀕危的心臟再次起搏。
心內科自開展介入技術治療冠心病以來,已完成600余例手術,成功率在98%以上,但在5月21日的一例介入手術中,主任黃汝剛卻遇到了最大的困難。患者是一位65歲的男性,冠心病病史10年,6年前在上級醫院因冠心病陳舊心梗,左冠狀動脈植入支架2枚,右冠狀動脈植入支架3枚。近一年來病人反復發作心絞痛,并出現心衰癥狀,心臟也代償性增大,不能平臥,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醫務人員經過縝密研究,考慮病人的癥狀可能是因為支架術后再狹窄造成的,于是,在抗心衰治療病情平穩后,患者在導管室進行了冠脈造影,結果顯示左冠脈支架基本正常,右冠脈支架從開口就100%堵塞了(圖1)。醫生通過病人以往的病歷,了解到患者右冠脈非常粗大,心肌供血范圍廣泛,可以肯定一系列癥狀就由此而來。病人及家屬強烈要求行介入治療將血管打通,考慮病人病程較長,病變復雜,再通手術困難重重,主任將病人當年手術的主治醫生請到了我院,共同挑戰這一在介入醫生眼中的難題。
手術開始還很順利,放置導引導管后,指引導絲在醫生的控制下靈活地向前推進,可只走到堵塞的門口就被擋了回來,調換角度,換再硬一點的導絲,微導管支撐,仍然無法突破,怎么辦?病人不能耐受時間過長的手術,如果這條生命之橋不能重新暢通,病人將很快因為心衰而臥床不起,后果可想而知,必須盡快想辦法,大家目不轉睛盯著屏幕,反復研究圖像,最終發現在左冠脈前降支的分支中有一個細小的間隔支通向右冠脈的遠端,只有這一個方案,通過間隔支逆向走進右冠脈而打通血管,沒有那么長的導絲,聰明的醫生將導管體外部分縮短,導絲通過前降支順利進入間隔支,用最小球囊支撐,并在通向右冠脈狹窄處擴張后,導絲順利進入右冠脈遠端,向近端推進,同時穿刺左股動脈,放置右冠脈導引導管,逆向導絲順利通過閉塞段,在醫生控制下神奇般進入右冠脈導引導管內(圖2),全程血管擴張后,右冠脈血流出現,放置支架后造影,血流瞬間到達遠端(圖3),生命之橋搭建成功,當醫生疲憊地脫下沉重的鉛衣,汗水已經濕透了衣衫,放射線下連續工作了3個小時,累并快樂著!
在困難面前,醫生不能退卻,在生命面前,醫生更沒有理由放棄,堅持!再堅持!就能留住更多跳動的心臟,就能燃起更多“心”的希望!
導管室 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