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靜脈后輸尿管又稱環腔靜脈輸尿管,是比較少見的良性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1500,早期多無癥狀,男女比例約3:1,臨床癥狀出現于30-40歲。由于本疾病的罕見,臨床診斷及治療難度較大。近日,一名此病患者于我科就診,現就此患診治過程進行報道。
患者男,25歲,以“間歇性右腰腹部疼痛3個月”為主訴入院。患者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腰腹部疼痛,呈鈍痛,悶脹感,伴尿頻尿急,口服消炎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為求診治來我院,門診行超聲檢查提示右腎盂積水伴右輸尿管上段擴張,尿常規提示白細胞(高倍鏡)102/HPF,門診以“右腎盂積水”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行尿培養,予以抗炎輸液治療。完善IVP檢查提示右腎盂擴張積水,上段輸尿管擴張,平L3下緣水平開始向中線走行,遠端輸尿管顯示不清,繼行逆行尿路造影提示右腎盂及上段輸尿管重度積水,輸尿管向中線移位,梗阻端以上呈“S”形。CT掃描:右側腎盂積水,輸尿管環繞下腔靜脈后向內前走行。經治療組討論,診斷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擬行輸尿管切斷復位矯正術,并放置D-J管。
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是下腔靜脈胚胎期腎靜脈以下的下腔靜脈由右側上主靜脈形成,臨床上分2 型,Ⅰ型為低襻型,Ⅱ型為高襻型。臨床常表現為右側腰部隱痛或脹痛不適,伴有(或不伴)血尿、反復的泌尿系感染, 也可以無任何癥狀。
診斷以靜脈腎盂(尿路)造影及逆行性尿路造影為主要診斷方法,顯示輸尿管移位,向正中線越過第3、4腰椎,形成“J”或“S”形畸形,腎盂及近側段輸尿管擴張積水。在X線斜位攝片上,正常輸尿管與腰椎有一定距離,但下腔靜脈后輸尿管則緊貼腰椎。此外,超聲、CT及MRU(核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對下腔靜脈后輸尿管也具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在醫護人員的緊密配合下,歷經2個多小時緊張有序的精準操作,手術順利完成,術后7天患者康復出院。
可以說,下腔靜脈后輸尿管在泌尿系統疾病中屬少見、罕見疾病,其臨床診斷不難鑒別,而由于病例的少見、罕見性,對于臨床醫師來講,其治療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及精細的操作方可順利完成。
本例患者的成功施治,集中體現與說明,我院泌尿外科的診療水平在遼北地區尚屬領先地位,尤其對此種疑難罕見病例的診治而言,亦可完全獨立完成。在未來的日子里,泌尿外科將繼續在攻堅克難的“戰斗”中,秉承務實求真的工作精神,團結一致,嚴謹創新,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服務于遼北人民。
泌尿外科 王鐵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