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癥BPPV)是一種常見的外周性眩暈疾病,表現為因頭位變化而出現的短暫眩暈發作、眼震及自主神經癥狀。
BPPV的認識之旅:1921年Barany發現1例右側臥位突發眩暈及眼震的患者,30秒后癥狀消失,當時不認識此癥狀的實質,稱其為位置性眩暈。1952年Dix-Hallpike認為是由內耳耳石受損引起,正式創立了BPPV的醫學術語,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頂結石學說,1979年Hall等提出管石癥學說。
BPPV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有2類:一類為特發性BPPV,無明確病因,睡眠翻身或起臥床過程中誘發,白天偶然頭位變動而誘發,大多數BPPV屬這一類,占50-70%;另一類為癥狀性(繼發性)BPPV,占30-50%,頭部外傷、特別是多發于輕度頭外傷后數日及數星期,或乘車時突然加速、減速運動,耳部手術、內耳感染病毒、突發性耳聾、梅尼埃病、偏頭痛、焦慮、或勞累、感冒史。
BPPV多見于中老年患者,發病年齡多分布在40-70歲,可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耳石的代謝、吸收、再生受到影響,容易脫落從而導致本病。一般為單側發病,雙側均受累占15-17%,女性發病率高,在特發性BPPV中尤為明顯。
前庭感受器包括三個半規管和二個耳石器,三個半規管感受正負角加速度,有水平半規管、前半規管和后半規管,耳石器有橢圓囊和球囊,感受直線加速度運動,囊壁增厚部分為囊斑,為位覺斑,亦由支柱細胞和毛細胞組成,毛細胞的纖毛上方輔覆有一層膠體膜,名耳石膜,此膜系由多層以碳酸鈣結晶為主的顆粒即耳石和蛋白質凝合而成。當耳石脫落進入并刺激半規管內的淋巴流動,從而導致耳石癥的發生。
各類BPPV的發生比例,后半規管BPPV:70-90%,水平半規管BPPV:10-30%,前半規管BPPV:1-2%。
BPPV的癥狀:突然發病,患者在頭位變化時出現強烈旋轉性眩暈,常持續60秒之內,伴眼震,惡心及嘔吐。癥狀常發生于坐位躺下或從躺臥位至坐位時、或出現于床上翻身時,患者常向某一頭位側身時出現眩暈,常于睡眠中因眩暈發作而驚醒。眩暈的程度變化較大,嚴重者于頭位輕微活動時即出現,眩暈發作后可有較長時間的頭重腳輕,漂浮感及不穩定感。整個發作的病程可為數小時及數日,個別可達數月或數年。本病癥狀的出現,可呈周期性加劇或自發緩解。間隔期長短不一,可1年或數年不發,甚至可長達10-20年不發病。需與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前庭性偏頭痛、上半規管裂綜合征相鑒別。
Dix-Hallpike 試驗是確診前后半規管BPPV的常用方法,滾轉試驗(roll maneuver)是確診水平半規管的常用方法。
治療:頭位變位管石復位法,通過采用不同的體位導致脫落的耳石回歸橢圓囊內,近年來因頭位變化手法操作簡單,不需特殊儀器,且有較好效果得到廣泛的重視。針對不同半規管采用不同的復位方式。后半規管BPPV常選擇Epley耳石復位治療或Semont手法治療。水平半規管BPPV常選擇Barbecue手法復位,無效者還可以采用強迫體位治療。前半規管BPPV常采用Epley耳石復位治療或Semont手法治療。
耳鼻喉科 欒紅娟